《白鹅》教案4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2-06  | 
 
 
   
 
白鹅  
丰子恺   
 
导学平台   
 
课 标 要 求   
 
1. 抓住事物特征从多方面描摹   
 
1. 学习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动物特点   
 
3. 学习用比较的写法突出特点   
 
4. 分清文章层次   
 
5. 品味朴实生动幽默的语言   
 
6. 体会作者的生活情趣   
 
学 法 点 悟   
 
1. 抓每段的关键句,如第一段的末句,其他段的首句,文章层次就一目了然了。   
 
2. 从文字的背后去发现一颗至纯至真的童心,怀着这颗心观察生活,你的目光会更敏锐,你的世界会更有情,你的文章也会更生动。   
 
整 体 感 知   
 
本文通过比较从四个方面突出了鹅的特点。找一找从哪几个方面写的?分别与哪些动物作了比较?作者笔下的鹅总的特点是什么?对作者一家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疑 难 解 析   
 
质疑:作者对鹅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有什么依据?   
 
解惑:第一印象是:高傲。主要依据是:“凡动物,头是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且鹅的头部很高。   
 
质疑:作者写鹅却用很多笔墨写其他动物,是否分散了笔力?   
 
解惑:这是衬托,有正衬也有反衬,正是有这些动物的衬托,才鲜明地突出了鹅的特点。   
 
质疑:“高傲”用在文中形容鹅,是否含有贬义?   
 
解惑:“高傲”用在文中形容鹅,不含贬义。这样用词,只是将鹅的神态和习性拟人化了,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语 言 揣 摩   
 
1.“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   
 
这句话在前文介绍骆驼麒麟等动物头部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推断出鹅的性格。语言准确。如果去掉“在比例上”四字,就不但不符合实际,更显得荒谬可笑了。   
 
2.“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象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这里兼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把鹅的叫声及反映的傲慢之气写得活灵活现,极富情趣。前一句,用“无论……都……”强调其傲慢到了“铁面无私”;后一句用“大爷怒骂小使”作比,生动形象,引发联想,令人忍俊不禁。   
 
3.“没有吃完,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   
 
一个义愤填膺,猛烈进攻;一个自知理亏,仓皇逃窜。两相比照,狗的卑琐更衬出了鹅的傲慢。拟人的手法使得描写形神毕肖。使用短句,朴实自然、简洁流畅。   
 
研究课题   
 
1. 丰子恺是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作为一个熟谙美术和音乐的艺术家,他的的精深造诣,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多有自然流露, 你从文中能否读出?试举例。   
 
2. 课下收集丰子恺的其他作品欣赏,选其中之一加以品评。   
 
自主探究   
 
 
 
基础巩固集练   
 
一、字音字义   
 
1. 给下列生字注音   
 
猥( ) 嚣( ) 吭( ) 窥( ) 伺( ) 蹑( ) 馔( )   
 
2. 区别下列形近字   
 
猥 吭 蹑 馔 饲   
 
偎 亢 摄 撰 伺   
 
 
 
3.理解下列词语(解释并造句)   
 
○1左顾右盼: ○2高超:   
 
○3猥鄙: ○4冥顽:   
 
○5叫嚣: ○6引吭:   
 
○7宵小: ○8局促: ○9窥伺: ○10空空如也:   
 
○11蹑手蹑脚: ○12不胜其烦:   
 
○13盛馔: ○14不拘:   
 
○15岑寂:   
 
二、按原文填空   
 
例如狮子、老虎,头都是 的,表示其 。麒麟、骆驼,头都是   
 
的,表示其 。狼、狐、狗等,头都是 的,表示其 。猪猡、乌龟等,头都是 的,表示其 。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 性格的表示。   
 
 
 
三、阅读指导   
 
选摘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的一篇文章:阅读离不开读者个体的感受、理解、咀嚼、体验和感悟。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它的第一要义是自主,是全身心的投入。没有读者的自主,文的精魂,文的语言的生命力,进不了读者的心田,读者享受不到遨游在智慧海洋的乐趣,更不用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要眼看,耳听,心想,与作品对话,与作者交流,与自然交友,与别人沟通,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   
 
培优探究实践   
 
四、问题探究   
 
1. 古人云:“感时花溅泪”,感伤时,看到花也流泪哭泣。我们平时烦恼时,很平常的事也会惹得自己心烦。作者在并非安逸的生活中,为什么没有嫌鹅吵闹,饲养麻烦呢?   
 
[提示: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答:   
 
 
 
2. 读这篇课文以前,你接触过鹅吗?除了课文里谈到的,你还发现了这种动物的哪些习性?与作者的观察相比,你有何感触?   
 
[提示:如果没有接触过,可就作者的观察与描写谈体会。]   
 
答:   
 
 
 
3. 你认为动物有喜怒哀乐、品行高下吗?试举生活中的例子回答。   
 
[提示:不要人云亦云,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有道理就可以。]   
 
答:   
 
 
 
五、欣赏评价   
 
1. 找一找文中形容鹅的神态、动作的词语,抄下来。再次欣赏、品味,想象一下,让作者笔下的这个可爱的动物,在你脑海中复活。   
 
 
 
2.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处?谈谈你的理由。   
 
 
 
六、拓展阅读   
 
阿 咪   
 
丰子恺   
 
阿咪之父是中国猫,之母是外国猫。故阿咪毛甚长,有似兔子。想是秉承母教之故,态度异常活泼,除睡觉外,竟无片刻静止。地上倘有一物,便是它的游戏伴侣,百玩不厌。人倘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言语,和你大打交道。此时你即使有要事在身,也只得暂时撇开,与它应酬一下;即使有懊恼在心,也自会忘怀一下,笑逐颜开。哭的孩子看见了阿咪,会破涕为笑呢。   
 
我家平日只有四个大人和半个小孩。半个小孩者,便是我女儿的干女儿,住在隔壁,每星期三宿在家里,四天宿在这里,但白天总是上学。因此,我家白昼往往岑寂,写作的埋头写作,做家务的专心家务,肃静无声,有时竟像修道院。自从来了阿咪,家里忽然热闹了。厨房里常有保姆的话声或骂声,其对象便是阿咪。室中常有陌生的笑谈声,是送信人或邮递员在欣赏阿咪。来客之中,送信人及邮递员最是枯燥,往往交了信件就走,绝少开口谈话。自从家里有了阿咪,这些客人亲昵多了。常常因猫而问长问短,有说有笑,送出了信件还是不忍遽去。   
 
访客之中,有的也很枯燥无味。他们是为公事或礼貌而来的,谈话有的规矩严肃,有的罗苏疙瘩,有的虚空无聊,谈完了天气之后只得默守冷场。然而自从有了阿咪,我们的谈话有了插曲,有了调节,主客都舒畅了。有一个为正经而来的客人,正在侃侃而谈之时,看见了阿咪姗姗而来,注意力便被吸引,不能再谈下去,甚至我问他也不回答了。又有一个客人向我叙述一件颇伤脑筋之事,谈话冗长曲折,连听者也很吃力。谈至中途,阿咪蹦跳而来,无端地仰卧在我面前了。这客人正在愤慨之际,忽然转怒为喜,停止发言,赞道:“这猫很有趣!”便欣赏它,抚弄它,获得了片刻的休息与调节。有一个客人带了两个孩子来。我们谈话,孩子不感兴味,在旁枯坐。我家此时没有小主人陪小客人,我正抱歉,忽然阿咪从沙发下钻出,抱住了我的脚。于是大小客人共同欣赏阿咪,三人就团结一气了。后来我应酬大客人,阿咪替我招待小客人,我这主人就放心了。原来小朋友最爱猫,和它厮伴半天,也不厌倦;甚至被它抓出了血也情愿。因为他们有一共通性:活泼好动。女孩子更喜欢猫,逗它玩它,抱它喂它,劳而无怨。因为她们也有个共通性:娇痴亲昵。   
 
(摘自《丰子恺随笔精粹》)   
 
探究建议   
 
1. 用两个词概括阿咪的特点:   
 
2. 本文也使用了比较的写法,请你分成两类,各举一组,并简要说明其好处。   
 
甲: 与 比较,好处是   
 
乙: 与 比较 。好处是   
 
3. 试举例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   
 
答: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