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拣麦穗》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6-08


《拣麦穗》教案
一.导入:张洁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女作家。她曾经说过:“文学对我不是一种消愁解闷的爱好,而是对种种尚未实现的理想的追求,愿生活更加象人们所向往的那个样子。”那么她向往的生活,追求的理想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拣麦穗》这篇课文,走进张洁。
二.整体感知:首先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你能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吗?
(  姑娘们拣麦穗/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卖灶糖的老汉去了
或:姑娘们的梦想/我的梦/梦幻的破灭)
三.体会感情:年少时每个人都有过五彩缤纷的梦,梦虽美丽,有时却如肥皂泡一般被现实一触即溃。于是有人沮丧,有人绝望,也有人重新点燃理想的火花。下面请同学们有感 情地诵读第一和第三部分,初步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
点两生读,学生评价:你从他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品味语言:大家已感受到文中弥漫的淡淡的感伤与惆怅。下面请大家共同来品味这两部分的语言,看看能否有更深刻更细腻的感受?(四人一组交流讨论,然后谈谈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句子)
我也找了三处,让我们来共同品味。
1.等到田野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窑的时候,她想的又是什么呢?
唉,她能想什么呢!
学生读,然后思考讨论问题:
去掉加点的部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①月亮升起仿佛是隐秘的,羞涩的,犹如少女拣麦穗时的心情。②突出“能”,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想嫁个好人。)
再点人读,要求读出感情。
2.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
学生读,思考讨论问题:
第一处加点部分与前文“拣呀、缝呀、绣呀”似乎有些重复,换成“当初”,不是更简洁吗?“依依顺顺”去掉之后,表情达意有什么不同?作者在这里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①强调她们为准备嫁妆做了许多,而这一切在她们出嫁时全都成为一场虚空,更显出惆怅和伤感。②“依依顺顺”有这样的意味:梦幻破灭就破灭吧,认命吧。这里有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屈服和认同。作者对她们依依顺顺的出嫁有否定,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
学生再有感情地读。
3.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学生读,思考讨论问题:
把“常常”换成“很”,好吗?“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用词既不美,又与前文重复,删掉也不影响句子表达,那么可否删掉?最后一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①“很”表明感情的程度深,刻骨铭心,“常常”指从那时到现在思念频率之高,过去的经历,和老汉之间纯真的情意从未忘怀,表达“我”对逝去的美好事物仍抱有不灭的怀念与追求。
②多次提到“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烟荷包,是因为它会让人想到纯真的童年时代,寄托了“我”儿时纯真的梦想和对美好感情的憧憬。最后一句传达出作者对美好感情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惆怅与感伤,与作品开头营造的淡淡的哀愁这种感情基调相一致。)
学生再有感情地读
4.体会到作者由农村姑娘们和我拣麦穗的故事产生的种种复杂的感情之后,下面请大家听老师读读这两部分,看能否加深理解。
(师配乐范读)
下面请大家再读。结合以前我们讲过的朗诵技巧,用我们动听的声音和我们善感的心灵将这种感情传达出来。
点两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点评(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语句让你印象深刻?)。最后配乐齐读。
[五.拓展深化:课文开头写农村姑娘们拣麦穗时的梦,后来写“我”的梦,删掉开头的部分,文章也依然是一个整体,可以删吗?请大家课后思考。
(不能删。①我的“梦”是放在农村姑娘拣麦穗寄托梦想的大背景之下。介绍了当地当时的特殊景象之后,就很自然地展开下文情节,“我”和灶糖老汉之间的美好情意就更能打动人。②只有后一 部分,文章的内容显得有些单薄。开头为全文奠定了感情的基调。农村姑娘们的梦破灭了,就顺从地认命,丢掉梦想,这里有作者对她们命运的深切同情。而“我”自老汉去了之后直到现在仍执着地追寻那份美好纯真的感情。作者关注自我,也关注他人,关注个体,也关注社会。她不仅仅只是在回忆儿时的那段经历,更是以充满人性,人情,人道主义的胸怀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感情生活。第一部分丰富了整篇文章的内涵和意蕴。)]
六.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诵读,品味语言分享了张洁的一段令人伤感的儿时经历,感受到她对至真至纯的美好感情的渴求,向往。也愿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美好如风霜不倒的火柿子永远鲜红透亮。
 
1.分析本篇中两个拣麦穗的故事所表达的情感意蕴
《拣麦穗》是一篇非常精致的散文。作者显然很注意叙述文体的纯静,无论用词还是断句,都尽力要显得舒缓从容,仿佛是有意要造成一种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的气氛。这篇作品在情感上也很真挚,开头部分对于农村姑娘拣麦穗这件事本身的怅叹也好,接下来对那位卖灶糖的老汉疼爱“我”的那些细节的描写也好,更不用说对那颗高挂在树梢头的小火柿子的着力描画,都使人感到那样亲切和自然。
2.简析文章中“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的象征意味
本文后半部分出现的“树梢上的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的意象,在全文中占有中心地位,它凝集着作者在全文表达中的所有情感,也是最容易拨动读者的情感心弦的一个意象。
3.简析本文叙述从容、意境优美、寓意含蓄的艺术特点。
本篇以回忆的视角展开叙写,时间和空间目的地距离使作者获得了一种从容的叙述心态。作者显然很注意叙述文件的纯静,无论用词还是断句,都尽力要显得舒缓从容,仿佛是要有意造成一种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的气氛。文章还注意营造优美的意境,在意境的烘托中突出中心意象,从而强化情感的抒发力度。这篇散文精致之处更主要还是体现在寓意的含蓄上。正是这种含而不露的哀愁赋予了整篇散文一种内在的和谐;也正是这哀愁加强了作品那从容舒缓的叙述文体的抒情意味,使它能在不知不觉中拨动了读者灵魂深处的心弦。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张洁《拣麦穗》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题)
《拣麦穗》ppt课件(26页)
《拣麦穗》ppt课件(16页)
《拣麦穗》《童年絮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拣麦穗》ppt课件(12页)
《拣麦穗》自主学案
比较、探究:《捡麦穗》教案8
《拣麦穗》讲学稿
《拣麦穗》课堂实录(片段)
比较探究:阿长与《山海经》《拣麦穗》《童年絮味》《生命》导学案
《拣麦穗》学案
《拣麦穗》读后感(2篇)
《拣麦穗》教案7
《拣麦穗》导学案
《拣麦穗》教案8
《拣麦穗》教学设计7
《拣麦穗》ppt课件(9页)
《拣麦穗——美丽人性》教案及课件
《拣麦穗》ppt课件(17页)
《拣麦穗》ppt课件(21页)
《拣麦穗》ppt课件(32页)
《拣麦穗》教学实录
《拣麦穗的故事》及点评
《拣麦穗》ppt课件10
《拣麦穗》教学反思
《拣麦穗》ppt课件9
《拣麦穗》ppt课件8
《拣麦穗》(张洁)课堂实录
《拣麦穗》说课ppt课件
比较探究《拣麦穗》说课稿2
《拣麦穗》表格式教案
《拣麦穗》ppt课件7
《拣麦穗》ppt课件6
《拣麦穗》教学设计6
《拣麦穗》ppt课件5
《拣麦穗》说课稿
张洁《拣麦穗》课文阅读
《拣麦穗》赏析
《让世界充满爱》flash音乐欣赏
阿长与《山海经》《拣麦穗》教案及练习
阿长与《山海经》《拣麦穗》同步练习
《拣麦穗》教案及练习
《拣麦穗》同步练习
《拣麦穗》ppt课件4
《拣麦穗》课堂教学实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