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精灵》教案4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8-05  | 
 
 
 一. 教学目标:  
 
1、 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2、 体会文章选材的丰富性和结构的条理性。  
 
3、 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热爱自然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同上。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出示课件。  
 
2. 引语。刚才的影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动物的世界,这些可爱的动物让我们情不自禁的产生了喜爱之情,可是,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日渐稀少,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中,动物几乎已经无影无踪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今天,让我们从中国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的随笔《都市精灵》中寻求答案。  
 
3.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其内容,自学字词。  
 
刚才,我在板书的时候,或许有的同学头脑中会产生一个问题,“都市精灵”,“精灵”是什么?想知道答案吗?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把这篇课文认真地默读一遍,同时,用圈点法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相互讨论,自行解决,等会,我来检查大家的自学成绩。  
 
1、出示要求:(1)圈画出文中生字新词,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体会标题中“精灵”的含义。  
 
2、出示检测题。(提名回答,师总结)  
 
(三) 讨论下列问题,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从检测的结果来看,大家确实很聪明,相信大家刚才的疑问“精灵是什么?”已经有了答案,谁来告诉我?  
 
让我们再来看文章的标题,“都市精灵”,“都市”二字告诉我们这里所谈的精灵非深山老林中的精灵,而是指大城市中的精灵,那么,文中写了哪些都市呢?展现了哪些可爱的精灵呢?逐一讨论问题:  
 
1、 文中写了哪几个都市?展现了哪些可爱的精灵?(师点出其间的对比关系 )  
 
2、 为什么其它城市的动物很多,而北京的动物在减少呢?  
 
3、 这些精灵的存在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  
 
4、 知道了这些,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  
 
(四) 情境写作。  
 
1、 出示课件,提出要求.  
 
2、 学生欣赏,然后写作。  
 
3、 学生作品欣赏。  
 
 作者邮箱: feg_003@163.com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