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学习频道 >>语音文字 >>
复句专题学习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0-18


复句专题

什么叫复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分句表示句子没
有完全结束的语调,分句后面一般都有一个较短的停顿,书面上用句中标点(逗号、
分号等)表示。
    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
    ⒈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如
    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
    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要根据上下文才能
弄清楚。
    ⒉借助虚词组合成的,如:
    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动脑筋。
    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
    这种复句,分句之间的联系靠虚词,而主要的虚词是连词和副词,还有部分起
关联作用的短语,统称关联词语。这类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的作用,结构显得严密。
分句之间逻辑关联的较明确,我们应根据分句之间的语义和不同的逻辑关系,正确
选用关联词语,不能任意组合。
 

复句有哪些基本类型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复句分成以下八种类
型:
    ⒈并列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意义相关的情况,或者是一件事情
的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并列地组合在一起。如:我们一边走,一
边高兴地谈笑着。
    ⒉承接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连续的动作,或者是先后发生的几
种情况,它们之间是前后相接的。如: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瓢泼大
雨。
    ⒊选择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事物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情况,其中至少
有一种情况存在,或者需要选择或取舍。
    如:星期天,我们是去郊游呢,还是去图书馆?
    ⒋递进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在意义上程度一个比一个深。如:美不美不
光在外表,还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
    ⒌转折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表示两个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它
们在意义上是相对或相反的,如:虽然他个儿长得矮小,但是力气可大着呢!
    ⒍因果关系的复句,它的两个分句这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有时前一分句说因,
后一分句说果;有时前一分句说根据,后一分句说结论。
    如:困为雷锋叔叔为人民做许多好事,所以人民永远怀念他。
    ⒎假设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假设因果关系。前一分句提出一个假设
的原因或情况,后一分句说由于这个假设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如:要是你能刻苦
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⒏条件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条件因果关系。前一部分提出一个条件,
后一部分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无论困难多大,他都能克服。
    复句的分类与关联词语的分类基本相同,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怎样用关联词语造
句。
 
 

复句

(-)复句类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 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例如: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例如:
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例如: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个如b”。例如:
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例如。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6、因果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a所以b”、“既a就(那么)b”、”因此”。例如:
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气馁。
7、假设复句:由两个有似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纵然)a,也b”、“再A,也b”、“假如”、“假使”、“假若”、“要是”,例如:
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怕。

8、条件复句: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a,就b”、“只有(除非)a才b,“无论(任凭)a,都(也)b”。例如:
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
9、解说复句:也称总分复句,由总提和分说两部分组成,总提用一个分句,分说与总提相应,用几个分句表达。
例如:
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
据说错处有三:一是态度,二是气量,三是年纪。
10、目的复句,由两个有目的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个分句表示一种行为,后一个分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为的是”、“ 以免”、“省得”、例如:
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11、连锁关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连锁关系的分句组成。常采用“一……就”,“越……越”,“谁……谁”,“哪里……哪里……的格式,前后分句紧密相连,前一分句怎么样,后一个分句就怎么样。例如:
他越客气,老杨同志越觉得不舒服。
(二)紧缩句
紧缩句是用单句形式表达复句内容的一种特殊句式,它虽属于复句范畴范畴,但又不同于复句。紧缩句并非都可以还原为复句形式,(如:他越说越快)。所以说,紧缩句虽然表达复句的内容,但并非一定由复句紧缩而成,它也不宜称作复句的紧缩形式或紧缩复句、它只是一种特殊的句式——紧缩句。
紧缩句常见的固定格式有:“a就b”、“一a就b”、“再A也b”、“不A也b”、“非a不b”、“越A越b”。
例如:
①他一有空就看书。
②语言越精炼越好。
(三)多重复句及分析

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有“||” 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以此类推。
分析多面复句的步骤:第一步要统观全局,从总体上分析,找出全句第一层的有关分句。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再对第一层次的各个分句作分析,看它们是不是复句、如果是复句,再找出这些分句构成这个复句的分句,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第二层次:以此类推,直到分析到所有的分句都是单句为止。
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
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转折)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因果)因此他们感到将来的渺茫。(因果)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陶铸《崇高的理想》)
句群是由句子组合而成的。它是汉语里最大的级语言使用单位。组成句群的句子在语义上前后衔接连贯,从几个方面共同说明一个中心语义。句群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方式基本和复句相同。
 
 
 
复句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
 
一、分析下列二重复句,并指明分句间的关系:
       1、①我赞美洞庭湖的珍珠,②更赞美培殖珍珠的千千万万洞庭湖人民,③赞美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
       2、①因为接连上了一个礼拜的夜班,②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几个钟头,③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3、①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②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③没法多照顾孩子。
       4、①在她的女朋友的园里,她还让我们观察蜜蜂;②也是在那时候,我认识了蜂王,③并且平生第一次吃了蜂蜜。
       5、①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②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③仍然希望它倒掉。
       6、①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繁忙,②时间是多么宝贵,③可是他老人家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却挂念着我这样一个普通工人,④亲自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
       7、①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②也不喜欢去看戏,③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④除非是要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衣服。
       8、①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②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③也和她说话,④但笑容却冷冷的了。
       9、①缺乏艺术性的文艺作品,即使政治上进步,②即使口号减得调门很高,③也是没有生命力的。
       10、①绝对的同甘共苦,是不能实现的,②也是不必要的;③相对的同甘共苦是必要的,④也是可能的。
       11、①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②也不可以没有纪律;③不可以没有民主,④也不可以没有集中。
       12、①如果出到十文钱,②就能买一样荤菜,③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④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13、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②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③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    14、①人不犯我,②我不犯人;③人若犯我,④我必犯人。
       15、①他在意大利留学几年,②学习的内容很广博,③但是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天文学。       16、①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②开辟了绿洲,③而且对交通路线也起了保护作用。
       17、①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②但仍不辍劳作,③尤喜纺棉。
       18、①这种书比起竹简来,轻便多了,②但它成本太高,③不容易普遍采用。
       19、①他们赞成马克思主义,②但是不准备实行之,或不准完全实行之。
       20、①只有孔乙已到店,②才可以笑几声,③所以至今还记得。
       21、①母亲是一个平凡的,②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③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22、①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②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到高空。
       23、①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②防止过渡砍伐和任意放牧,③就可以固定下来。
       24、①这些人的丰富经验,是很可贵的,②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③那也很危险。
       25、①我赞美白杨树,②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少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26、①那时我祖母虽还康健,②但也分担了些家务,③所以定期便不能多日地归省了。       27、①虽然真理是杀不死,烧不毁的,②它终究要发生灿烂的光辉,③但是,中世纪的黑暗曾经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28、①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②脸是应该经常洗的,③不洗就会灰尘满面。
       29、①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会交际的情况下,这方面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图形补充的。
       30、①如果一篇文章所讲的道理错误,②引用的材料虚假,③即使文笔再通畅,也不会被认作好文章。
       31、①我应该感谢母亲,②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③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理。
       32、①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②应该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③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
       33、①敌人看来是强大的,但是决定历史命运的不是秦皇汉武,而是人民自己。
 
答案
 
1. ①|  ②||  ③                  2. ①||  ②|  ③                  3. ①|  ②||  ③
   递进  并列                   并列  因果                  转折  因果
4. ①|  ②||  ③                  5. ①|  ②||  ③                  6. ①||  ②|  ③||  ④
   并列  递进                  转折  并列                  并列  转折  并列
7. ①||  ②||  ③||  ④         8. ①||  ②|  ③||  ④         9. ①||  ②|  ③
   并列  并列  条件            转折  并列  假设             并列  假设
10.①||  ②|  ③||  ④         11. ①||  ②|  ③||  ④        12. ①||  ②|  ③||  ④
   并列  并列  并列              并列  并列  并列            假设  转折  因果
13. ①|  ②||  ③                14. ①||  ②|  ③||  ④        15. ①||  ②|  ③
    因果  假设                   假设  并列  假设            并列  转折
16. ①||  ②|  ③                17. ①|  ②||  ③                18. ①|  ②||  ③
    并理  递进                   转折  递进                  转折  并列
19. ①|  ②||  ③                20. ①||  ②|  ③                21. ①||  ②|  ③
    转折  并列                   条件  因果                   并列  转折
22. ①|  ②||                             23. ①||  ②|  ③                24. ①|  ②||  ③
    条件  假设                   并列  条件                  转折  假设
25. ①|  ②||  ③                26. ①||  ②|  ③                27. ①||  ②|  ③
    因果  递进                   转折  因果                  并列  转折
28. ①||  ②|                       29. ①|  ②||  ③                30. ①||  ②|  ③||
    因果  并列                   转折  并列                  并列  假设
31. ①|  ②||  ③                32. ①|  ②||  ③                33. ①|  ②||  ③
    因果  并列                   假设  并列                  转折  并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学资料
《复句学习与交流》ppt课件1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学案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ppt课件5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ppt课件4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ppt课件3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3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补充练习题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ppt课件2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ppt课件1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2
《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教案1
《抢财神》《九个炊事员》《复句》教案及练习
浅议递进复句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