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故都的秋》说课稿(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6-03


《故都的秋》说课稿 
罗运群 
一、说教材 1地位:《故都的秋》是高中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是散文鉴赏教学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散文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2文章特点:作者在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体现出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同时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景抒情方法的典型 
二、说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授知识的时候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习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法学法。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一般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目标:(1)学习并掌握抒情散文的选材特点(2)理解本文作者“主观色彩”的情与“客观色彩”的景的自然融合,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重难点: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四、媒体设计教学思路: 贯彻“三主”教学思想,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丰富多彩的图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关于秋的景色图片和诗文导入。 意图:(1)展示几幅关于秋天的景色图片,让学生充分领略秋天带给我们的强烈的感受。(2)学生回忆关于秋的诗文,由此导入新课。使学生温故而知新,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2)教师展示教学目标    目的: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起来才有明确的方向。 
(3)整体感知  听朗读录音   意图:
    1、训练美读,学生可以跟读,提示学生注意语速、语调和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2、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好的诵读、美读能将学生带入故都特有的意境之中。
    3、显示思考题,节省时间,使学生在听读时有更强的针对性。 
(4)鉴赏品味重点赏析第一幅画:秋晨图程序:
    1、提供图片。让学生从色彩、声音的角度描绘作者的所见所闻,谈画面给人的感受。2、设疑: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还静吗?如果改换一下,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意图:1、形象直观,视觉感更强。易于展开联想,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迅速抓住景物的征。
    2、体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层层设疑。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析鉴赏散文的思路: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以情驭景。学会了初步的分析方法,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进入到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入下一阶段的阅读实践中去。 
(5)口语训练:其余四幅画面如何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品味揣摩语言,自选角度,可以从色彩、声音的角度、可以从触觉的角度,也可以从秋光、秋姿、秋味等角度 。    意图: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 因此,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
    2、通过欣赏语言,使学生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作家的独特心境、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 

(6)亮点探究: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意图:1、使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易于展开讨论。2、完成教学能力目标,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归纳可得出:作者所选的景物都是作者感情的体现物。然后顺利得出“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 
六、比较阅读。联系《长亭送别》和《荷塘月色》 意图:进一步掌握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 
七、作业:以借景抒情的手法来描写春 意图:锻炼学生的动笔能力,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掌握借景抒情手法。 
八、板书设计 感受:清、静、悲凉图:秋晨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情:眷恋 挚爱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情选景、以景显情作用:体现目标和教学难点。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静”处探幽,独特的“我”——《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比较阅读ppt课件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阅读练习及答案
《故都的秋》《我与地坛》阅读练习及答案
《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阅读练习及答案
《故都的秋》ppt课件(17页)3
《故都的秋》pptx课件(25页)2
《故都的秋》公开课ppt课件(12页)
《故都的秋》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统编版《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群文阅读ppt课件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故都的秋》ppt课件(19页)
《故都的秋》ppt课件(62页)
《秋天的况味》《故都的秋》阅读练习及答案
《故都的秋》ppt课件(37页)
《故都的秋》导学案6
《故都的秋》ppt课件(18页)
《故都的秋》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四季京味儿》阅读练习及答案
《故都的秋》ppt课件(45页)
郁达夫《故都的秋》课后作文:故乡的秋
《故都的秋》ppt课件(17页)2
郁达夫《故都的秋》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故都的秋》pptx课件(39页)
《故都的秋》pptx课件(11页)
关于秋天的古诗文名句
《故都的秋》ppt课件(54页)
《故都的秋》教案(含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故都的秋》教案16
《故都的秋》ppt课件(28页)3
《故都的秋》ppt课件(27页)3
《故都的秋》ppt课件(26页)
《故都的秋》ppt课件(25页)
《故都的秋》教案15
《故都的秋》ppt课件(24页)
《故都的秋》ppt课件(27页)2
《故都的秋》导学案5
《故都的秋》ppt课件(27页)
《故都的秋》教学过程实录
《故都的秋》ppt课件(28页)2
《故都的秋》ppt课件(22页)
《故都的秋》表格式学案
《故都的秋》ppt课件(57页)
《故都的秋》读后感(2篇)
《故都的秋》阅读练习及答案
《故都的秋》教案1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