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诫子》教案1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2-25  | 
 
 
  
周公诫子  
教学目标  
1.文言词语积累,翻译练习;  
2. 理解六种“谦德”的含义,体会其现实的借鉴意义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示三子  陈师道  
时三子已归自外家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简析:  
作者陈师道因家境贫寒,无力养活妻儿。其岳父在元丰七年(1084)携师道之妻及三子同赴四川,陈师道因母老,不能同往,待生活好转,一家人始得重聚。第一、二句追叙见面前的心情:长期远别,明知无法会见,索性也就不去想它,权作忘记;及至归期已近,思念之心反而难以忍耐。三、四句写初见时印象,儿女随外祖父入川时年纪尚小,分别三年俱已长大,反倒不认识了。五、六句写相见时乐极生悲、悲喜交集的复杂感情。七、八句表现自己惊疑不定、唯恐得而复失的不平静心情。诗人将这种极深挚复杂的感情,以平易而质朴的语言道出,写得一波三折,情味悠长。  
二、重要词语讲解  
1.生字识记  
相(xiàng):1.辅助。如:吉人天相。2.宰相。如:丞相。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4.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如:傧相。另读(xiāng) 1.互相。如:相识。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如:好言相劝。3.姓。  
哺(bǔ):<书>1.喂(不会取食的幼儿)。如:哺育。2.咀嚼着的食物。如:吐哺。  
睿(ruì):<书>看得深远。如:睿智。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纣(zhòu):1.<书>后鞧(qiū)。2.商(殷)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欤(yú):古汉语助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用法跟“乎”大致相同。  
2.词语识记  
诫:告诫,警告劝诫。(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  
相:辅佐。  
德行:道德品行。  
宽裕:宽大,宽容。  
守:保持。  
恭:肃敬,谦逊有礼。  
荣:荣华显贵。  
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  
尊盛:位高势盛。  
聪明:指明察事理。  
睿智:聪慧,明智。  
愚:愚拙,不巧伪。  
哲:明智,聪明。  
由:奉行,遵从。  
慎:谨慎,慎重。  
三、预习检测  
1.《周公诫子》选自《        》、作者           ,      朝古今诗学“         ”的开创者。  
2.周公,是周初的       家,姓     名       ,曾帮助        灭商。  
四、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1.“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如何理解?  
这是周公诫子的第一句话,也是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下文的总起,以下内容均围绕此话题陈述,且与末尾“可不慎欤”相呼应。  
2.“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如何理解?  
该句是在前面进行了正面论述之后又从反面阐说,这样使教学设计>文章内容更加严谨,且前面是详写,这里就略写,使教学设计>文章详略得当。  
五、问题探究  
1.周公为什么要诫子?  
2.文中的“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有何意思?  
3.段落层次  
第一句:交代周公诫子的          ,突出诫子的          性,            性。  
从第二句“周公诫子曰”到结尾。写周公         。  
4.写作特点  
词语运用:言简意赅,脍炙人口。如“博闻强记”、“富有四海”、“握发吐哺”等词语,历来被人沿用。  
中心表达:通过周公对前往鲁国的儿子的告诫,揭示了守业之难以及礼贤下士是守业的根本保证。  
写作借鉴:本文说理逐层深入,给人不可置疑的感觉。周公先陈述自己的情况,由此引出对儿子的劝诫,并从六方面层层深入论述了谨慎之必要。这种写法值得同学们学习借鉴。  
五、翻译练习  
(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译文)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这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六、小结,布置作业。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