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导学案
  | 
 | 
作者:梅欣竹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1-15  | 
 
 
 作者EMAIL:sunmoyu@sohu.com 
 
《台阶》导学案 
一、学习目的: 
    1、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体会人物描写方法,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3、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二 、掌握基础知识: 
读熟课文,划出词语,并识记下列字词: 
凹(     )  凼(      )  门槛(      )  涎(       )水  揩(      )  嘎(       ) 
筹(      )划黏(      )尴尬(       )撬(        )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三、整体感知课文: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4、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文眼”(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是什么? 
 
四、探究人物形象: 
提示: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 
1、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2、谈谈“父亲”这一形象所代表的意义 
 
 
五、细节探究: 
1、文中那些地方描写老屋的三级台阶?每一处描写的作用是? 
 
2、第五段中:父亲为何一年洗一次脚?为何洗了脚后觉得轻飘飘的,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3、第13段最后一句说明了什么? 
 
4、第21段中为什么说父亲露出尴尬的笑?  
 
 
5、第26段中为什么父亲总觉得不对劲? 
 
 
6、第29段中为什么说父亲若有所失的模样?  
 
 
7、第30段的含义?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凹凼(ào) 烦燥(zào)    B.尴尬(ɡān ɡà)阴凉(yīn)  
C.卵石(luǎn) 揩一把(kǎi) D.砌缝(qì) 舀米(yǎo)  
2.指出没有用比喻的句子(   )  
A.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B.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C.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D.他的脸苍白得像一张纸。  
3.解释加粗的词。  
(1)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2)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3)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4、选出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读来就好像在听作者娓娓为我们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平常如邻家一般的故事。 
B、文中的“父亲”一年辛勤劳作,在半个月的过年中还要编织草鞋。因此父亲是一个淳朴、厚道、待人宽厚、能吃苦耐劳的人。 
C、父亲一生劳作的目的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D、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使造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一、1.A(āo,躁)2.B  
3.(1)小得不值得提。 (2)好像失去了什么。(3)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4.A C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