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想北平》教案8
作者:武55  上传者:admin  日期:09-08-16


《想北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关于老舍的文学知识,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反复品读,感受作者质朴的语言,体会作者对故乡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点]
  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学习作者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质朴的语言。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在人类情感世界的精囊里,有的可以说,可以画,但有的情感却无法诉说。即便是柳永,尽管他才华横溢,词赋甲天下,在友人分别之际,也只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乡愁也是如此,有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老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过42年,最后在北京去世。他也曾漂泊海外多年,回国后一段时间又在远离故土的地方工作,对北平自然有着独特的感情。这篇文章就是写在1936年他在青岛工作时,就让我们通过阅读《想北平》,领会作者是如何抒写自己难以言说的浓浓的思乡之情的。
 1、关于老舍的常识
对于老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想请一些同学谈谈对老舍的认识;
明确:老舍(1899-1966),满族,北京人,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出身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推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一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著作颇丰,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祥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等。
2、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1936年的老舍正在青岛的山东大学任教,而那时的北京不但失去了国都的地位而改称“北平”已经有八年,并且伴随着华北局势的日益吃紧又逐渐沦落为岌岌可危的“边塞”。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舍应上海《宇宙风》杂志有关北平的征文写下了这篇散文。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诵全文。
提出问题:文章的题目是《想北平》,那这个“想”字能不能换成“写”?为什么?
明确:“想”是因为“爱”。
提问:作者对北平有着怎样的感情?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回答:我真爱北平。 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
为什么会这么想念北平?
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是说不出而已。……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可是我说不出来!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2、文中出现了四次“说不出”,有何作用?明明反复说“说不出”还是说了很多,我们也能明显感到作者对北平有着怎样的爱?
点评:有时,人们对于自己熟悉的事物往往不知道从何说起,而对于过于浓烈的感情也常常不能轻易道出。老舍对于他日思夜想的北平,也达到了这种程度。在文章中,作者反复四次诉说自己的“说不出”,正是爱到极致的表现,反复强调,表明爱得非常深厚,只是“说不出而已”,正是情深处反无声的表现。
3、一个真爱北平的老舍,一个为了北平真愿成为诗人的老舍,一个真想念北平到落泪的老舍,在后面的段落里,有没有说出对北平的爱?(有)他爱的是北平的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动中有静
                    人为中显自然(布局合理)(处处有空)
                    贴近自然
     4、北平可写的东西很多,为什么老舍专挑墙根、院子、花花草草的写呢?是不是显得太小气了点?
明确:大处着眼,小处着笔。正因为他对北平的熟悉与热爱,他才写出北平的与众不同。如果是北京的匆匆过客,恐怕除了感叹历史的悠久,建筑的恢宏也就没什么了。老舍把笔伸向了普通北京人的院子、墙根,就因为他是一个平民,一个普通的老北京人,他的生活就在这些院落里,墙根边。要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中表现北平,确实不易,因为“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既不能埋没了北平的种种好处,只“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又不能机械的罗列平铺直叙,写成一篇关于北平地方风光指南。因此,老舍决定以看待母亲一样的眼光来写“我的北平”,从自己身边的普通事物入手,抛弃了一切美好华丽的字眼,用极平素的语言,通过与巴黎等城市的比较,历数北平的好处。来描绘自己心中的北平,传达了自己与北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情感,这就超出了一般的客观描写,他不仅要告诉读者北平是个什么样子,而且还要人们分享他对北平的爱,他不是在“写”北平,而是在“想”北平。
5、结合同学找出的句子,体味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
明确:A、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如比喻、对比、衬托、引用、反复、拟人等)
  例句:(1)比喻
        北平——自己的母亲
        能恰当的表现出对北平深切、真诚的爱,进而打动读者
        (2)对比衬托
        巴黎未免空旷、使人疲乏——北平动中有静
        美国的橘——北平的玉梨
        衬托出北平的自然、悠闲
        (3)反复
        “我说不出”,强调对北平的爱难以道尽。
        (4)引用
         “采菊东篱下”道出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亲近。
      B、可以从表达方式上研究(议论、抒情、叙事的地方)
         (1)夹叙夹议
如:整个儿与心灵相黏合,它是在我的血里。
自己对北平特殊的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描写
            描写花、菜、果,侧重颜色。
形象的写出北平具有大自然的气息
            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______;
      C、可以抓住重点文句领会文义(主旨句、呼应句、含蓄句等)
a)       不像北平那样既  复杂__而又有个_边际_,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  老城墙__!
b)       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_老城墙______,坐在石上看水中的_小蝌蚪_____或苇叶上__嫩蜻蜓_____ ,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_小儿安睡在摇篮里_。
                  文字不多,但写景、状物、营造气氛,抒发感情,比比到位,如同天成。
c)       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_,而在__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_,使它们成为美景。
d)       哼,美国的_橘子_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梨__,还不_愧杀__!
e)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在青岛不再北平。那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紧急、北平紧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时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老舍散文的语言特点:
l         纯朴、简练、俗白,平淡却有情致,自由一种亲切感人的味道
l         幽默诙谐,京腔十足,通俗明白,鲜明生动。如:“差点事儿”“挤得慌”“带霜儿的玉梨”“还不愧杀”
l         他写《想北平》,没有铺张夸饰北平的丰物美景,而是那么娓娓地叙谈,就使那种眷恋故土的热情典型化地感染了读者,激起共鸣。
6、  课后练习 请用衬托的手法描写一处你熟悉的地方,字里行间表现真挚的感情。
  点拨:可先确定你熟悉的两个地方,然后确定一个主要表述的对象,然后挖掘两个地方在你心目中的不同感受。可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
 
板书
                                    动中有静(老城墙、嫩蜻蜓、小蝌蚪) 
  
              想(爱)北平         布置匀调 (胡同、西山北山等)        

                                         贴近自然(花果菜) 
 
 
 
(二)那么对于这“说不出”的爱,作者真的没有说出吗?在二、三两段中作者是如何表述的?    
      并谈谈你对这种感情的理解。(可齐读这些句子细细体会)
明确:比喻 把自己对北平的情感比作对母亲的情感——情到深处反无声
           第二段的后半段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
           第三段的中间 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补充一:关于老舍对于她的母亲的爱——舒庆春还只有一岁半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死了。母亲马氏在四十一岁时得老舍。为一家人六口的衣食温饱,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她还曾在小学校做过佣工。贫苦的家庭生活,全靠母亲独立撑持。
1966年8月24日,不堪文革批斗和污辱的他愤然投太平湖,当时住在东城区的老舍,却单单要走到西城区去投太平湖。不仅因为它离家远,更因为太平湖离母亲近。老舍西城区新街口小羊圈胡同(解放后改名为“小杨家胡同”)是他自诞生直至1924年赴英国这一时期的旧居。而太平湖与其旧居仅一墙之隔。在人生最消沉的时候,老舍想到的是教给他“生命的教育”的母亲;最终他也用自己的生命追随母亲而去。(正应了那句“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补充二:北平已经在自己的血液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闻一多说的“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
(板书之)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想北平》《祝福》《荷塘月色》阅读练习及答案
《想北平》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想北平》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想北平》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想北平》说课稿2
《想北平》复习练习
《想北平》pptx课件(17页)
《想北平》阅读练习及答案
话题作文“我的故乡”范文3篇及优秀片段
《想北平》复习ppt课件(4页)
《想北平》ppt课件(7页)
《想北平》教学反思2
《想北平》学案
《想北平》学案
《想北平》ppt课件(21页)
《想北平》ppt课件(9页)
《想北平》ppt课件(13页)
《想北平》教案10
《想北平》导学案
《想北平》读后感(3篇)
《想北平》教学设计9
《想北平》ppt课件11
《想北平》ppt课件10
《想北平》教学反思
《想北平》赏析
老舍《想北平》原文阅读
《想北平》ppt课件9
《想北平》与《故都的秋》比较阅读课教案
《想北平》《我心归去》同步练习
苏教版《想北平》ppt课件8
《想北平》教学设计7
《想北平》ppt课件7
《想北平》ppt课件6
《想北平》教案6
《想北平》说课稿
《想北平》ppt课件5
《想北平》同步练习(无答案)
《想北平》ppt课件4
《想北平》ppt课件3
《想北平》wma音频课文朗读
《想北平》教案5
《想北平》ppt课件2
《想北平》ppt课件1
《想北平》课堂教学实录
《想北平》教案4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