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博客: http://blog.sina.com.cn/pingliangcaizi123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细则及赋分诠释 
曹斌锋 辑录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把“符合题意要求”划分为四个梯度:①切合题意;②符合题意;③基本符合题意;④偏离题意。四个梯度的界定主要看考生习作与试题的规定性及开放性的贴近程度。如“切合题意”是指习作能准确理解作文试题的规定性与开放性,而“符合题意”是指大体上理解试题的规定性与开放性(略有偏差,局部有问题)。 
    平时的应考训练,应该在“解题”上多加注意,力求写出“切合题意”的佳作。“规定性”包括如下内容:1.明示性规定,如内容、文体、字数等方面的要求;2.隐性规定,如写作话题(或题目)内涵的理解与外延的限定,试题所提供材料寓意的解读等。开放性则指对作文试题中的关键词语、行为主体与受体、写作的指向等方面所允许做的多元化解读。     一、评分细则 
     (一)评分的基本原则      1.评判一篇作文的等级,尤其是基础等级分的类别,要以题意、内容、结构、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综合考虑,不能只抓一点而不及其余。      2.每篇作文的“基础等级分”与“发展等级分”之间,基础等级中的“内容分”与“表达分”之间,通常具有一致性。但也不可简单地、机械地对等硬靠。凡“内容分”和“表达分”不在同一等级内,两者的级差不要超过两个等级(如内容为一等,表达不应低于第三等;反之,亦然)。      3.实行“双评制”,一篇作文须由二人独立评分;对同一篇作文的评分,两人差距过大而又难以统一的,交由阅卷组组长或质检组评定。     (二)关于对“题意”的理解      1.凡是在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范围内,或谈情感与认知的关系(认识事物受感情亲疏远近的影响),或谈情感与行为的关系(处理问题受感情亲疏远近的影响),其中的关系,可正可反,甚至与所供寓言的寓意不一致,只要立意正确,言之成理,均可视为切合题意或符合题意。“切合”与“符合”的区别,在于论述的深度和广度。对“感情”的理解,不必局限于寓言中的那种“亲情”。      2.文章只要与“感情”或“认知”两者中的某一方面有一定联系,而未论及两者的关系,可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3.与所供寓言、所定话题、所设问题丝毫没有关系,另立话题,视为“偏离题意”。      4.题意不是判定基础等级分的惟一标准。切合题意的作文,不一定就是内容上的一类文,还应考虑中心是否突出、感情是否真挚等因素。     (三)关于表达的把握      1.文体可不限,但对考生自选的文体,应根据文体特点,评判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采用特殊文体(如诗歌、剧本等)所写的作文,判分应慎重。      2.表达若有可取之处,即使偏离题意的作文,也不宜轻率判为四等。     (四)关于“发展分”的评定      1.12个评分点,不求面面俱到,要求作文有“亮点”,有“精彩”之处,根据“亮点”的大小、精彩的程度,如确能反映有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即可给高分直至满分。      2.凡属抄袭、宿构之作(须经确认),基础等级判为四等,不给发展分。      3.凡内容和表达均判为四等,写作基本功确实很差的,不给发展分。     (五)关于“扣分”的注意事项      1.缺少题目,扣2分。      2.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3.字数不足800字的,每少50个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字数不足400字,结构严重残缺,已判为四等卷的,字数可不另扣分。     (六)关于几个技术性问题      1.文后打分包括“内容分”、“表达分”、“发展分”、“扣分”(视情况而定)和“总分”等几项,如“20(内容)+20(表达)+8(发展)—2(标题)—1(错字)=45”。      2.先由第一评卷人在文后打分,第二评卷人在其下方根据自己的判断再打分,并由第二评卷人把平均后的得分分别填到“评分表”和卷首相应的得分栏内。      3.评分表下的“扣分栏”中填写所扣总分,扣分之前不打“—”号。      4.在每一本第一份试卷的“评分表”中两人签全名,余者签姓即可,签名不可太潦草。    
    二、赋分诠释 
    (一)基础等级40分     甲、内容项(20分)      1、诠释      一等(20-----16分):      A凡在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内均视为“符合题意”;      B紧紧围绕中心主题构思作文视为“中心突出”;      C材料丰富,充分表现主题,视为“内容充实”;      D凡是思想积极向上,可视为“思想健康”;      E行文合情入理,视为“感情真挚”。      二等(15-----11分):      A符合题意同一等;      B能够围绕主题构思行文视为“中心明确”;      C所选材料基本能够表达主题,视为“内容较充实”;      D凡是思想积极向上,可视为“思想健康”;      E思想健康同一等;朴实、自然、不造作,视为“感情真实”。      三等(10------6分):      A尚能把握材料,行文有所游离,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B尚有中心,但个别游离中心,视为“中心基本明确”;      C虽有材料,但不足以表现主题,视为“内容单薄”;      D基本符合道德规范,视为“思想基本健康”;      E有造作痕迹,总体尚自然,视为“感情基本真实”。      四等(5--------0分):      A仅仅抓住材料中枝节来立意行文,视为“偏离题意”;      B无明确主题,或脱离材料含义作文的,视为“中心不明确”;      C所选材料不能表现主题,视为“内容不当”;      D观点有背与现行法律和道德规范,视为“思想不健康”;      E行文矫揉造作,视为“感情虚假”。      2、操作      ①内容部分评分以A(题意)、B(中心)、C(内容)为重点,全面衡量,综合入等量分。在此基础上,参照D(思想)、E(感情)两项在等内浮动。      ②四等卷中,凡各项(ABCDE)均符合该等要求,字数满800字者,在3-5分内给分。不是空白卷,不给0分。      乙、表达项(20分)      1、诠释      ①一等(20-16)      A、文体特征明鲜,可视为“符合文体要求”。      B、首尾呼应,文脉畅通,段落划分恰当,衔接紧凑,过渡自然,可视为“结构严谨”。      C、用词准确,句与句之间衔接自然,句式选择得当,可视为“语言流畅”。      D、字体书写工整、规范、方正,卷面干净,可视为“字迹工整”。      ②二等(15-11)      A、文体特征明显,可视为“符合文体要求”。      B、有头有尾,分段合理,可视为“结构完整”。      C、文从字顺,有1-2处语病,但不影响语意表达,可视为“语言通顺”。      D、字体比较规范,可视为“字体工整”。      ③三等(10-6)      A、有文体杂糅痕迹,但尚能分辨出文体类型,可视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B、有头有尾,段落划分不够合理,可视为“结构基本完整”。  C、有3-4处语病,对语意表达并无很大的影响,可视为“语言基本通顺”。      D、字迹不够规范,但尚能辨认,可视为“字迹基本清楚”。      ④四等(5-0)      A、不能辨别文体类型者,可视为“不符合文体要求”。      B、段落划分有严重欠缺,杂乱无章,可视为“结构混乱”。      C、语病达5处以上,影响了语意表达,可视为“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D、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影响作文评阅,可视为“字迹潦草难辨”。      2、操作      ①表达部分评分以A(文体)、C(语言)为重点,全面衡量,综合入等量分,在此基础上,参照B(结构)、D(字体)两项,在等内上下浮动。      ②四等卷中,凡各项(ABCD)均符合该等要求,字数满800字者,在3-5分内给分。不是空白卷,不给0分。      (二)发展等级20分      1、诠释      ①一等(20-16)      内容上“深刻”,体现在三个方面:A透过现象深入本质;B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C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表现上“丰富”,体现在四个方面:A材料丰富;B论据充足;C形象丰满;D意境深远。      语言上“有文采”,体现在四个方面:A用词贴切;B句式灵活;C善于运用修辞手法;D文句有表现力。      写作思维上“有创意”,体现在五个方面:A见解新颖;B材料新鲜;C构思新巧;D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E有个性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