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导学案 
《苏幕遮》导学案  
编写人:曹晔 班级: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2、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预习案】 
一、走进作者: 
周邦彦是北宋后期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他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他写了一篇《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二、知识积累: 
1、读准字音、辨析字形  
燎( ) 溽( ) 楫( ) 浦( )  
2、结合注释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燎沉香 ( ) 消溽暑 ( ) 鸟雀呼晴( )  
梦入芙蓉浦( ) 侵晓窥檐语( ) 侵晓(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②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③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探究案】 
三、合作探究 
(一)词的上片写景: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词的下片抒情:1、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上下片景与情由哪个意象联系? 
(三)王国维认为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 
 
 
 
 
 
【训练案】 
四、当堂训练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②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⑴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请简要说明。 
 
⑵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课堂拓展: 
下面是古代描写荷花的部分诗句,分别写出了荷花怎样的特点?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周敦颐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古风(其二十六)】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