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二午睡时刻》读后感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4-10-07  | 
 
 
  
“礼拜二午睡时刻”读后感 
 
                                                                   李 津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的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天才的小说家。 
 
这个礼拜日,我得马尔克斯一篇小说“礼拜二午睡时刻”。如获至宝,把一切事情都推后,关闭手机,静心读下去。 
 
小说先从场景拉开——隧道、香蕉林带、火车、红砖修起的兵营、装着空调的办公室。然后交代小说人物——三等车厢里坐着的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女孩,她们随身携带的物品是一个塑料食品袋、一束用报纸裹着的鲜花。 
 
马尔克斯注重描写人物肖像,他这样写道:母女二人穿着褴褛。那位妇女眼皮上青筋暴露,身材矮小孱弱,身上没有一点儿线条,穿得衣服像件法袍。在整个旅途中,她一直直挺挺地背靠着椅子,两手按着膝盖上的一个漆皮剥落的皮包。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马尔克斯文笔老道,他不仅刻画出了人物的肖像,还刻画出了人物的贫寒,他接着写道:女人递给小女孩一片奶酪、半个玉米饼和几块甜饼干,又从塑料袋里给自己拿出来一份。 
 
请看,作者不简单交代她们在吃饭,而是通过吃的什么饭,交代出了主人翁的贫瘠。 
 
再下来,马尔克斯开始交代故事的始末了: 
 
事情发生在上礼拜一临晨三点钟,离开这里几条街的地方。寡妇雷薇卡太太孤身一人住在一所堆满东西的房子里。那一天,在细雨的淅沥声中雷薇卡太太听见有人从外边撬临街的门。她慌忙起来,摸着黑从衣箱里拿出一支老式手枪。这支枪自从奥雷利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那时候起就没有人用过。雷薇卡太太没有开灯,就朝大厅走去。她不是凭门锁的响声来辨认方向的。二十八年的独身生活在她身上产生的恐惧感使她不但能够想象出门在哪里,而且能够准确地知道门锁的高度。她两手举起枪,闭上眼睛,猛一扣扳机。这是她生平第一次打枪。枪响之后,周围立刻又寂然无声了,只有细雨落在锌皮屋顶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声响。她随即听到在门廊的水泥地上响起了金属的碰击声和一个低哑的、有气无力的、极度疲惫的呻吟声:“哎呦,我的妈!”清晨,在雷薇卡太太家的门前倒卧着一具男尸。死者的鼻子被打得粉碎,他穿着一件花条的法兰绒上衣,一条普通的裤子,腰中没有系皮带,而是系着一根麻绳,光着脚。镇上没有人认识他是谁。 
 
这是主要事件,也是作者真正要和读者展开的讨论——民间拥有武器和随意开枪,对与不对?但是,作者避开一般作者的常用手法,喋喋不休和抓住正题不放。作者把这些统统轻描淡写化,他忽略了开头与中间。只说案件的善后: 
 
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神父看看那个女人,又看看那个孩子。看到她们根本没有要哭的意思,感到颇为惊异。那个女人还是神色自如的继续说:“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过去他当拳击手,有时候叫人打得三天起不来床。” 
  “他没有办法,把牙全部拔掉了。”女孩子插嘴说。 
 
留下了一对孤儿寡母。这就是枪击案造成的后果。让我们看看这一对儿孤儿寡母乘火车去了以后,究竟得到了什么? 
 
把钥匙从门缝下塞进来就行了。要是对教堂有什么施舍,也放在那里。”那个女人注意地谛听着神父的讲话,然后向他道了谢,脸上没有丝毫的笑容。 
 
面对受害人家属,居然还要人家施舍? 
 
在临街的大门打开之前,神父就觉察到有人把鼻子贴在纱门上往里瞧。那是一群孩子。大门敞开后,孩子们立刻一哄而散。在这个钟点,大街上通常是没有人的。可是现在不光是孩子们在街上,在杏树下面还聚集着一群群的大人。神父一看大街上乱哄哄的反常样子,心里顿时就明白了。他悄悄地把大门关上。 
 
明白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看热闹的人群在中国有,在外国同样也有!让我们再看结尾是怎样的: 
  等一会儿走吧,”他说。说话的时候,他没有看那个女人。 
  神父的妹妹从里面的门里出来。她在睡衣外面又披上了一件黑色的上衣,头发散披在肩上。她一声不响的瞅了瞅神父。 
  “怎么样?”他问。 
  “人们都知道了。”神父的妹妹喃喃地说。 
  “那最好还是从院子的门出去。”神父说。 
 
读到这里,我愤怒了,居然要被害人家属从后面出去!这娘俩没做见不得人的事情,为什么不能从前门光明正大出去?! 
 
直到这个时候,那个女人好像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她透过纱门朝大街上看了看,然后从小女孩的手里把鲜花夺过去,就向大门走去。女孩子跟在她的后面。 
  “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神父说。 
  “会把你们晒坏的,”神父的妹妹在客厅深处一动也不动地说。“等一等,我借给你们一把阳伞。” 
  “谢谢!”那个妇女回答说。“我们这样很好。” 
   她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 
 
这篇小说结束了,人穷志不穷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结尾是何其漂亮,既有留白,又有人性自尊的体现。小说之所以好,是好在有人味。马尔克斯避开主题的描写,揭露出了上流社会的世态炎凉。 
 
马尔克斯被誉为怎么写短篇小说的高手,这篇小说的构思就相当新颖,他只写后来的事,不写问题是怎样造成的,谁造成的。 
 
如果换一个平庸的作者,他肯定会抓住民间拥有枪支这个问题不放,对随意开枪的做法如何不对,如何去改正去大写特写。开始是抓住开枪的过程不放,然后是抓住法律条文不放,最后的是悲惨后果的不放。也许还不够,还会揪住凶手不放,揪住赔偿大做文章。小说这样写就笨拙了。看来小说家得学会绕弯子,绕得远远的,让人轻易察觉不到。 
 
马尔克斯的小说命题也好,不像有人写小说,主题把立意说了出来,等于谜语还没引起听众的兴趣,你自己先把谜底说出来了。小说是讲究留白艺术的,留白不仅仅是事件的留白与人物故事的留白,小说作品留下的更多的是思考。 
 
读完这篇《礼拜二午睡时刻》,给我的启示是:以后写小说,也得绕绕弯子,不仅将故事绕弯子,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不妨绕绕弯子。 
 
马尔克斯不愧为当代的大师。文学大师。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