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全面深刻的了解学生
  | 
 | 
作者:184185  上传者:184185  日期:15-10-09  |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全面深刻的了解学生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深刻的了解学生,是教师“教好书”的必备功课。只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行为习惯等,在教学中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实现韩愈笔下的“传道、授业、解惑。”如何去做呢?就我接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首先,就是要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我的教育理念是“不一定要把没一位学生培养成才,但一定要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人。”在社会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学生个性化突出,择业面越来越广,学生的成绩已不是唯一的标准了。因此,作为一位老师,就要做学生们的表率,为人师表,以一颗公正、仁爱之心面对他们。决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好坏或者是家庭经济的优劣或者行为习惯的差异就用“有色眼镜”区别对待。严与爱并重才是了解学生的基础。如我曾经教过一个叫许春亮的学生,都初一年级了,让他写“西游记”三个字都不会写,语文就考个位分。各科作业基本就是抄。但我通过其他同学了解到他们家的情况:母亲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父亲常常在外打工养家,学生和他的妹妹除了自立外还要照顾母亲,他基本属于“放养”状态,因此在后来对这位学生,我更多的是表扬:如夸奖他即使什么都听不懂还能够坚持一天的七节课;经常提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慢慢的,他的性格也开朗了,比起以前也自信多了。他跟其他同学经常说的就是:老师告诉我,天生我才必有用,要相信自己。 
    其次,在课堂教学的内外,要多和学生接触,寻找机会和学生沟通。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多一些自我表达的机会,教师要创设话题:自我介绍、谈理想、聊节日或者是对热门话题做讨论等等。课堂外,教师要利用对学生进行辅导或者是思想沟通的机会,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思想动态或者是家庭状况等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为教学服务。 
最后,我觉得要了解学生,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素养,以自身的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俗话说:尊其师,信其道。我们只有努力做一位让学生尊重和爱戴的老师,学生才会信任你,更愿意和你沟通。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