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二年级上 >>
《大禹治水》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12-19


《大禹治水》教学实录反思

 

备课组讨论: 

《大禹治水》是一篇古代传说。故事分三部分描述:第一部分(第1小节)是讲了了黄河流域一直洪

水泛滥,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第二部分(第2、 3小节)是写大禹挺身而出带领老百姓治理

洪水长达13年。在治理洪水中吃尽了千辛万苦,并流传着《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样的感人故事。第

三部分(第4小节)是洪水被制服后老百姓对他的感激。本文以情感为线索,从开始的悲伤、难受,

到最后的高兴和感激。如何把握这样的情感就是课堂需要研究的。本案例主要谈一、二部分的教学



 

第一次的教学实录:

一、           第二部分(第2、 3小节)

师:当时有个叫鲧的人也是大禹的父亲,他用筑高堤坝的方法治理洪水,结果洪水冲垮堤坝,水灾

更严重了。大禹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怎样想呢?

师:出示大禹图,读句子“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生:朗读句子。

师:大禹是怎么治水的呢?自由读第二、三句话

师:大禹治水多不容易呀?从哪些词语看出大禹治水的艰难?

生1:从“千辛万苦、  千山万水”中可以看出治水很困难。

师:出示“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想象一下大禹会吃到

哪些苦头?当他渴了——,当他饿了——,当他累了——。为了治理洪水,禹真是吃尽了——(千

辛万苦!)在沿着水流所有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禹坚持的身影,印下了他坚定的脚步。他走遍了

——(千山万水!)当他遇到高山,不管多高,他——,他遇到大河,不管多深,他——,他的身

上划出了一道道血痕,他的脚底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他——禹是这样的坚定!一起来读读第二句

话。

师:还从哪里看出了大禹治水的艰难?

生2:他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看出了治水的艰难。

师:看图, 禹带领老百姓,用铁锹一锹一锹挖,用铁镐一镐一镐地劈,多么苦,多么累啊!(指导

读好)

师;小结:面对强悍的洪水,禹没有退缩,在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成功了!(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大禹在外治水花了13年,在治水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 读)

生:自由朗读第三段完成填空,填写这段中的数字,理解。

师:结合实际引导感悟:你几天不见爸爸会怎样?几个月不见呢?几年不见呢?禹的儿子13年没有

看见过爸爸,他会对爸爸说什么?

师:难道他不思念自己的家人和儿子吗?

生:朗读这一段。

师:小结禹一心想让百姓过上安定生活,一心为公的精神。

评议反思:从课堂实施来看,老师在教学中抓关键词语进行朗读指导,似乎也进行了一些感悟。如

引导孩子理解千辛万苦词语时,引导孩子发挥想象能力,想象大禹吃到什么苦头,再来读好这个词

,读好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以及理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时候,教师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切身

感受,感受大禹的儿子是如何想念自己的父亲的。这些都是这堂课的成功之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

些问题。

1.    教学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语文教学首要的任务,但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不是语文的最终目标。语

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而本堂课没有引导学生进一步与

文本深入的对话,这样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他主”的学习。

2.    朗读局限于“像他这样读……”

新课程强调了朗读应该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但课堂上老师用一句口头禅式的话“像他一样

读……”来指导学生朗读,很是不妥。要知道每个学生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该鼓励

学生对阅读内容读出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体验。

3.教师“抱得过紧”,学生“透不过气来”

教学步骤完全掌握在老师手里,老师的过分主导,剥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围着

老师的指挥棒转。学生失去了自我的个性、自我的情感表露。这与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在阅读中必须

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是创造意义。但本课例学生学习是消极的接受式的学习。

反思后的教案:

一、学习第二部分(第2、3小节)感受治理工程的艰难

1.理解课文,引入情境

师:这时,你们的心理肯定会想,难道当时就没有人治理洪水吗?有的。当时有个叫鲧的人,他是

禹的父亲,治理洪水9年了,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把堤坝冲垮,水灾反而闹的更

凶了。大禹长大后,看到这样的情景,他会怎么想呢?

生:朗读句子“大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师:听出来了。大禹的决心很大。   他还能用父亲的方法治理洪水吗?那么大禹是怎么治理洪水的

呢?       请你好好读读第二节,想想大禹是怎么治理洪水的?小朋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

多了,意思自然就明白了。(大禹首先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

生:大禹首先仔细地观察水流和地形,然后带领老百姓挖通河道,引导洪水流入大海。

师:是的。看来大禹治理洪水是在研究考察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治理洪水的。

二、想象朗读,境中悟情。

师:那他治理洪水辛苦吗?请大家再来读读这一节,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请你们拿起笔,边

读边找找那些词语最能表现大禹治水的艰难?

生1:从“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可以看出治水很艰难。

生2:大禹带领老百性要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挖通一条就不容易,不要说九条了。劈开一

座也很不容易,不要说九座大山了。

师:一个“千山万水”给了我们无穷的想象天地。想象一下大禹会吃到哪些苦呢?

生1:他干活干得满头是汗,也顾不得去擦,还得继续干。

生2:他口干了,也没有什么好喝的,只能喝点山泉水。

师:假如累了————————,饿了————————。遇到野兽—————— 。

师:大禹为了查看水流和地形,走遍了千山万水,真的是吃尽了苦头。谁来读好这句话。

师:还有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治水的艰难呢?出示第三句话。

生2:大禹带领老百性要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挖通一条就不容易,不要说九条了。劈开一

座也很不容易,不要说九座大山了。

师:看图。大禹正带领老百姓挖通河道劈开大山,他们有现代化的机器吗?没有,他们用的是什么

?是双手,可想而知。要把很多条大河挖通,把很多座大山劈开真的谈何容易呀。可见,治水工程

是多么浩大,治水是多么的艰难!谁来读这句话。

师引导学生完整地读第二小结

师:你从中感受到大禹是个——的人。

生1:大禹是个不怕苦,不怕累的人。

生2:大禹是个伟大英雄。

生3:大禹是个聪明的人。

生4:大禹是个勇敢的人。

生5大禹是个坚强的人。

师:你们真爱动脑筋,能把刚才小朋友的观点集中在一起吗?

生1:大禹是个不怕苦不怕泪,勇敢的人。

生2:大禹是个勇敢的坚强的英雄。

师:那请你带着这种敬佩之情,赞美之情,朗读这一节。

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从学生的朗读中听出了赞美之情,敬佩之意和仰慕之情。)

三、积极探究,深入情境。

师:在大禹治水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呢?故事的名字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自己读读

故事,读后有什么想法,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1问:他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而不进去看一看,不知道为什么呢?

一生回答:他心理想的是老百姓,他为了老百姓有个好日子。

生2问:那他的孩子为什么不去找他的父亲呢?

师引导学生回答:大禹四海为家,他的儿子到哪里去找他呢?再说那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怎么去找



师:老师也有个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来讨论一下。看这个“看一看”,小朋友看一看会耽搁很长的时

间吗?既然时间不长,也耽搁不了时间,为什么不进去看一看他的儿子而妻子呢?

生:大禹给自己下的决心,不治理好洪水就不回家。

师:他一心要治理洪水,心理想的是老百姓,让老百姓能重返自己的家园。所以他决心不治理好洪

水,决不回家。

师深情的说:漫长的13年,4700多个日日夜夜呀,大禹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而不入,看得出他治理

洪水的决心有多大?(集体朗读体会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忘记了自己的家,心理牵挂的是老百姓。)

[评析]:

该教学片段完全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从孩子的认识去处理问题。在教学上,没有面面俱到

的牵引,给孩子一定的阅读时间、思考时间、和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情感也有了梯度地发展。真正

实现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对话。

1.    朗读从“浮光掠影”到“读出个性”

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低年级的阅读还是需要老师的引导但不是全盘地操纵。在这个片段里,

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理解性地阅读,引入情境;想象性阅读,境中悟情;探究式阅读,深入情境。

通过这三步曲,相信孩子们在阅读语言,感悟语言,情与情互相交融。在这三个情感梯度里,孩子

的个性被充分的展示。语文阅读就是要展示孩子的个性。

2.    朗读从“蜻蜓点水”到“深入探究”

有位专家这样讲到:思维量一定程度上就是学习效率。我判断教师上课的标准就看课堂撒谎功能学

生思维量的多寡。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书读百遍,其义字见”、“不动笔墨,不读

书”这些读书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思考习惯。如帮助孩子探究式地认识大禹

这个人,通过朗读文本,想象文本隐藏的内涵,去感受大禹这个伟大英雄。再如在深化对大禹的认

识,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交流,让大禹的形象深深

地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灵。

3.    在想象中体验,让孩子自由驰骋

语文课标重视体验。让孩子体验语文文本的时候,体验生活。文中第二段抓住关键词“千辛万苦”

让孩子想象大禹在治水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有的说,大禹满头是

汗,也顾不得擦。有的说大禹遇到猛兽还要和猛兽作斗争。这时老师也参与了学生的讨论,假如大

禹在治水中渴了怎么办?饿了怎么办?累了又怎么办?在孩子的想象中大禹的形象逐渐饱满,在孩

子的想象中孩子得到了真正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大禹治水》读后感(5篇)
《大禹治水》ppt课件(19页)
《大禹治水》ppt课件(17页)
《大禹治水》ppt课件(14页)
《大禹治水》ppt课件(28页)
《大禹治水》ppt课件(27页)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4
《大禹治水》教案3
《大禹治水》同步练习3
《大禹治水》基础练习
《大禹治水》ppt课件(68页)
《大禹治水》知识点
《大禹治水》同步练习2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测试练习
《大禹治水》同步练习
《大禹治水》练习题
《大禹治水》课文原文阅读
《大禹治水》说课稿2
《大禹治水》说课稿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2
《大禹治水》教案1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ppt课件4
《大禹治水》ppt课件3
《大禹治水》ppt课件2
《大禹治水》ppt课件1
浙教版七年级上《大禹治水》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