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凯勒《我的老师》教案7
  | 
 | 
作者:psq  上传者:psq  日期:16-11-01  |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永春延清中学  潘顺钦 
一、课标、教材、学生分析: 
课标第三学段(5-6年级)------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课标第四学段(7-9年级)------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我的老师》是七上第二单元第三课。本单元属于写人记叙性文章,都同属于几件事写一个人,属于比较复杂的写人文章。这对于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他们不要太苛刻的要求。本课《我的老师》和其他三课的写人文章比较起来突出特色是采用侧面描写和独特的心理描写,这又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海伦•凯勒和安妮•莎利文两个传奇人物的传奇人生。②找出文中莎利文老师教“我”学习的具体事例,理清文章思路,并概括大意。③通过分析本文独具特色的写人手法,积累写作技巧。 
    2、过程和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在品味中质疑,在质疑中撞击,最终悟出文章之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领会莎利文老师对学生深沉的爱,懂得珍惜和回报所有人对自己的爱,以及海伦顽强勤奋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三、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侧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反衬手法的运用,了解独特的心理描写————心理感悟能力。在海伦,除了双手,就剩下她的慧心了,一切只能通过她的心灵去体会和感受。这种心理描写和其他做平的心理描写是不同的。 
四、教学方法设计:读、议(合作探究)、讲授。 
五、课时与教具:1课时;多媒体。 
六、课前准备: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完成字词过关;查资料了解海伦•凯勒和安妮•莎利文两个传奇人物的传奇人生;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内容。 
七、教学流程设计 
一、课文导入并检查课前落实情况。 
马克•吐温曾说,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拿破仑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曾率领法国军队横扫整个欧洲,战功赫赫。海伦•凯勒是谁呢?课文中另一个主要人物又是谁呢?(请同学发言)。检查给加点字注音字词情况: 纳nà闷   启蒙méng   预兆zhào   无垠yín  琢zhuó磨  毛坯pī  绚xuàn丽   
  迷惑huò不解  灌guàn注  
二、梳理文章思路、并概括主要内容(合作讨论,师点拨明确,学生概括意思可能不够准确。学生应该从写沙利文这角度去概括,就会减少意思概括的偏差): 
  第一部分(1--3)写莎利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情。                                
第二部分(4-26)写莎利文老师对“我”的教育情况。 
第一层:(4---8 )写莎利文老师教“我”识字,初步表现了莎利文老师的教育能力。 
第二层:(9---12)写莎利文老师带“我”认识大自然,体现沙利文老师高超的教学本领。                                                                                          
第三层:(13--26)写莎利文老师教“我”理解“爱”“思考”这样抽象概念,进一步对 
沙利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加以赞扬。 
第三部分(27)写“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三、合作探究  
(一)老师教给了“我”什么? 
1、教“我”学知识 
①利用触觉教“我”识字。(4段) 
②新旧娃娃的对比,教会我在比较中学习知识。(5段) 
③利用触觉体会、感触“水”这个词,进而激发我学习的热情。(6段) 
2、教“我”了解认识大自然:有美的一面;也有不仁不善不友好的一面。 
①让我懂得了阳光和雨露能使植物生长,鸟儿会为自己筑巢,松鼠、鹿、狮子等动物会为自己觅食做窝。(9段) 
②调动我的听觉、嗅觉器官,教我从森林中散发的芳香,从青草丛的叶片中体会大自然的美,并向我描绘地球的形状。(9段) 
③为了让我直接感受自然,更深刻地了解自然,也为了培养我对生活的信心,还让我一个人高高坐在树枝上迎接雷雨的到来。(10、11、12段) 
3、教“我”理解爱 
①用接吻、抚摸等触觉(形体语言)让我感受爱。(14段) 
②教我穿珠子,当我穿错了,非但不责怪,反而更耐心和蔼,用这件事让我感受爱,并启发我思考。(21段) 
③用诗一般的语言,向我阐释“爱”,灌输“爱”。(25段) 
(二)、你觉得莎利文老师是怎样一位老师?海伦性格特点?(同学各抒己见) 
师点拨:莎利文老师是一个非常耐心和蔼,充满爱心,循循善诱,有高超教育本领的人。 
          海伦是顽强勤奋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的人。 
(三)本文题目是“我的老师”,但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写自己? 
作者一味的提及自己的经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作者本人身体条件决定的,海伦没有视力没有听力她不可能看到老师的外貌、动作、神态等,也不可能听到老师的声音,她只能用心去感受莎莉文老师的爱;二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手法是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就是把与描写对象有关的人或事物刻画、描绘出来,从而映衬、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成长、成就来表现老师是一个非常耐心和蔼,充满爱心,循循善诱,有教育智慧的人。 
  (四)写沙利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情是“纳闷和痛苦”,“感到疲倦和寂寞”,这和下文老师到来有关系吗?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 
这是反衬的写法。反衬出老师对海伦影响很大。 
映衬是用乙事物来做甲事物的陪衬,以突出事物的修辞,可以分为正衬、反衬。正衬即用一种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和景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反衬即用一种与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观点和景物从反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五)了解独特的心理描写。 
仅凭触觉来感受世界的海伦对世界十分敏感,这完全靠她的心理感悟能力。如作者如何知道有人要来到他家的?她是通过“母亲的动作”(是“示意”的动作,而不是母亲的吩咐或通知)、“人们进进出出、忙个不停的迹象” 等,从而“猜测会有不寻常的事发生”。这里的猜道出了海伦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根源。在海伦面前,一切只能通过她的心灵去体会和感受。因此,她的心理感应能力无比发达。文章正是通过这样心里感应的描写来赞颂沙利文小姐的。这种心理描写和别的作品心理描写是有区别的,应认真体会。 
   四、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写沙莉文老师教我学知识:教导“我”认识具体事物,教我热爱大自然和教我懂得什么是爱:高度的赞扬了老师的教育技巧与爱心,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与崇敬之情。 
   五、写作特点(请同学们归纳):1、巧妙的侧面描写;2、反衬手法的运用;3、独特的心理描写。 
   六、 课堂小结 
“吃水不忘挖井人”,海伦的成功离不开沙利文老师的辛勤培育,她深深地知道没有沙老师最初的耐心教育和引导,就没有她的今天。对老师的歌颂也体现了海伦对老师的尊重。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有机会获得成功,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为你真心付出。  
 七、作业布置:1、课外魏巍《我的老师》;2、熟读课文;3、完成课外习题。 
   八、板书设计 
莎利文  付出                  感激  海伦 
                   (耐心、爱心、超教育本领)                      (顽强勤奋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侧面描写 
                     主要写作方法------------------------------------------              
                                                                            反衬手法 
             独特的心理描写--------------------------------------------------心理感悟能力 
 |   |   
 
   
     
         
          | 标题: | 
          海伦·凯勒《我的老师》教案7 | 
         
         
          | 文件大小: | 
          11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psq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