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语文科目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提供依据的选拔性考试。选拔性考试是高利害考试,考试结果应该具有高信度,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应该具有高效度。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立德树人,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结合了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个纲领性文件,《实施意见》提出,高考的核心立场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二.考试目标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结合中学教学实际,本考试从识记、理解、运用、综合四个方面考查考生语文素养。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考试内容及要求按试卷积累应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说明如下:【新增积累应用这一板块!相信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对不对*★,°*:.☆( ̄▽ ̄)/$:*.°★* 。】 
(一)积累应用 
1.识记  
(1)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2)再现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注意是“再现”哦!】  
2.运用 【以下为新增题型,沈姐我喜欢这样的题目O(∩_∩)O】  
(l)在提供的新情境中使用名篇、名句等。 
(2)根据语境,使用语文知识进行识别、判断、归类等。 
(二)阅读·社科类现代文   
1.理解  
(1)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3)理解图表,用文字解释图表,完成图文转换。【这个也是新增的,图文转换更能体现学生语文思维的变化,这是真正的大语文呀!沈姐如是说哈哈哈哈~~~///(^v^)\\\~~~今年的变化还是很大滴,期待!】 
(4)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考的更加细致,更注重文体知识捏】 
(5)概括部分或整体的文章内容。 
(6)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规律。 
(7)概括文章中心、作者观点。 
(8)概括结构特点,梳理行文思路。 
  
2.运用 
(1)运用语文知识,依据语境、内容,进行排序、补充、判断等。 
(2)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析所用材料、方法的作用。 
(4)分析文章各部分间的关系。 
(5)分析作者态度、写作意图。 
(6)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 
(7)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写作手法。 
3.综合  
(1)评价文章所运用的材料、方法的逻辑性。 
(2)评价文章内容、观点的意义和价值。 
(3)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4)对指定问题进行探究,形成自己的见解。 
  
(三)文学类现代文 
1.理解  
(1)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2)概括部分或整体的作品内容。 
(3)概括对象特点、作品主旨、核心思想。 
(4)概括结构特点,梳理行文的线索和思路。 
2.运用 
(1)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2)分析选材、组材的特点。 
(3)分析作品各部分间的联系。 
(4)分析作品中所表现的人、事、景、物与情、志、理的关系。 
(5)分析作者的情感、写作的背景和意图。  
3.综合   
(l)赏析作品的语言特点。 
(2)赏析作品的构思特点。 
(3)赏析作品使用的表现手法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4)赏析词句的表现力及其修辞效果。 
(5)评价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 
(6)评价作品使用的手法。 
(7)评价作品内容、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8)根据作品内容,进行联想、想象。 
(9)探究作品内涵,形成自己的见解。 
  
(四)古代诗文  
1.理解 
(1)理解词语、句子在诗文中的含义。  
(2)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结构和词类活用等!】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4)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5)概括部分或整体的文章内容。 
(6)概括对象特点、文章主旨、思想观点。 
(7)概括结构特点,梳理行文思路。 
2.运用  
(1)运用语文知识,依据语境、内容,进行断句、排序、判断等。 
(2)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析所用材料、方法的作用。 
(4)分析各部分间的关系。 
(5)分析作者的情感、写作的背景和意图。 
(6)分析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综合 
(1)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 
(2)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 
(3)赏析作品的语言运用。 
(4)赏析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5)赏析作品使用的手法。 
(6)赏析作品的意象、意境。 
(7)探究作品内涵,形成自己的见解。 
(五)写作  
1.思想内容 
(1)准确把握题意。   
(2)主旨明确,思想健康,感情真实。 
(3)选材恰当,内容充实。   
(4)力求有新意。 
2.结构布局   
(1)结构完整,布局合理。 
(2)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3.语言表达   
(1)语言通顺、准确、得体。 
(2)合理运用表达方式。   
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书面考试形式。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考生应将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试卷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试目标和内容占总分比例 
识记约占 6%;理解约17%;运用约占17 % ;综合约占 60%。积累应用板块为10分;阅读板块为 70分,其中现代文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约各占一半;写作板块为70分。   
3.题型 
采用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写作题等题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