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复习:围绕观点选用论据
  | 
 | 
作者:panlifei1975  上传者:panlifei1975  日期:20-03-21  | 
 
 
    3.围绕观点选用论据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观点、支撑观点的根据。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是指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 
   在中考作文阅卷中,我们发现了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就一篇文章的整体而言,有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⑴论点与材料不一致;⑵论据并列,重复举例;⑶论据单调,角度雷同等。“论据并列”说的是选用了一组高度类似的例子,使文章缺乏说服力。如将李白、苏轼、陶渊明并举证明“成长需要认清自我”等。“角度雷同”说的是选例只围绕观点中关键词的某一方面举例,而忽视了关键词内涵的另一方面。如“关于亲情”,都选择表达“母子(女)情”的例子,其实亲情还包括“兄妹情”等等。 
   2.就文章的局部而言,常见的问题有:⑴例子整体上可以支撑观点,但选用时切入的角度有偏差;⑵例子整体上可以支撑观点,但选用例子时,对例子的裁剪、扩展不到位;⑶例子看似可以支撑观点,但其实质上与观点并不相容。如有同学在写“敬畏文字”时,写到:“在日本,每年都会有最美汉字的评选活动,而在汉字的发源地——中国,却从未有过类似活动,并由此推出当今国人对文字的态度不恭敬”,等等;⑷例子看似可以支撑观点,但例子或陈旧,或不典型,或不真实(包括编故事),或不确凿等,以“敬畏文字为”例,“推敲”的典故竟然被广泛运用到了李白、柳宗元、苏轼、王维等人身上。 
   3.由于审题不精准,导致选择例子有偏差。还是以“敬畏文字”为例,有很多同学选择了“通过欣赏作品,感悟作品艺术魅力”的例子等。 
 病例分析 
片段一 
   香菱她爱诗,她读诗读得(“读”不是运用文字)废寝忘食,她认真对待每一句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两个普普通通的字被她品出(“品”不是运用文字)了“这些字看似无理,想起来却有理有情”的道理,心里也很自然感到“妙了”这种恍然大悟的欣慰,欣喜怎不是一种享受?(是“欣喜”“享受”而非“严肃、恭敬”) 
  (从片段的内容可以推出该段的分论点应是“敬畏文字是一种享受”。) 
【总体诊断】 
   由这个片段,可以看出作者将“欣赏文字”当做了“运用文字”,这是因审题不准导致选例错误。 
 
片段二 
    敬畏文字是一种态度。 
(分论点的提出符合命题要求,若将态度具体一些就更好。) 
    诗人王安石在“过”、“来”、“去”和“绿”几字中经过反复推敲,最后选择了“绿”来描写江南的春天,这才有了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个事实论据切合分论点,选例恰当)中国有王安石,外国有托尔斯泰。(过渡自然、简洁)盛名久负的托尔斯泰为了完成巨著《安娜•卡列尼娜》,谢绝所有访客,对佣人说:“从今天起,我‘死’了,不要让任何人打搅。”(这是工作态度,不是运用文字的态度) 
    两位巨匠生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却有着对文字相同的敬畏态度(中外例子对举,显得内容详实)。正是他们有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对文字无比的敬畏,才成就了千古的名篇著作。也正是有千千万万的作家都有着这样一种态度,才有 |   |   
 
   
     
         
          | 标题: | 
          中考作文复习:围绕观点选用论据 | 
         
         
          | 文件大小: | 
          10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panlifei1975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