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3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2-25  | 
 
 
 习作要求: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 
 
一、趣味导入,引入新课 
 
1、“猜灯谜” 
 
 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 
 
 风平浪静。(打一城市) 
 
 举重比赛。(打一成语) 
 
 十全十美。(打一数字) 
 
2、导语 
 
       同学们,刚才猜灯谜是哪个节日的风俗?我们国家民族众多,风俗独特,今天就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家乡的风俗,让我们也了解一下吧。 
 
二、课堂互动,引导审题 
 
1、“抽纸条”反应快 
 
纸条内容:对山歌、划龙舟、耍龙灯、看庙会…… 
 
2、“抢答”推进 
 
A、风俗一般和什么有关?(节日) 
 
B、风俗除了和节日有关,还和什么有联系?(地域) 
 
三、素材引导,思路拓展 
 
1、“三问”知素材 
 
A、你的家乡在哪里? 
 
B、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 
 
C、你参与过家乡的风俗活动吗? 
 
2、“三答”知内容 
 
      例:我的家乡是首都北京,我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娃。要说北京的风俗,那可是数不胜数:春节的庙会、正月十五闹花灯、猜灯谜、端午节的赛龙舟、重阳节的采艾草。家乡的风俗大多和节日有关,有一年,逛庙会让我印象最深刻。 
 
3、“插叙”讲由来 
 
      以“庙会”为例: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有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早期的庙会是隆重的祭祀活动,逐渐的融入交易娱乐形式,也就是现在的庙会。 
 
四、方法技巧,表达方式 
 
1、介绍家乡风俗——叙述 
 
2、讲述风俗由来——插叙 
 
3、参与风俗活动——叙述+描写 
 
五、巧妙开头,引出下文 
 
1、直接开头 
 
      我的家乡在北京,要说北京的风俗,那可是数不胜数。 
 
2、引用开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这句诗描写了春节迎新的场景在。我的家乡湖南,每到春节风俗可多了。 
 
3、抒情开头 
 
    我爱我的家乡,我的家乡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尤其风俗活动众多。 
 
六、自然结尾,主题升华 
 
1、总结结尾 
 
      赛龙舟的风俗,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和团结协作精神,这和我的家乡的民风融为一体。 
 
2、排比结尾 
 
     家乡美丽的山水;家乡有趣的风俗;家乡淳朴的民风;让我眷恋而难忘。 
 
七、文章结构,详略安排 
 
      题目:家乡的风俗 
 
第一段:直接开头,引出下文。(略) 
 
第二段:插叙,介绍由来。(略) 
 
第三段:参与风俗活动。(详) 
 
第四段:表达感情爱家乡。(略) 
 
八、教师寄语,小节概括 
 
直接开头叙述 
 
中间插叙过渡 
 
描写参与过程 
 
重点活动突出 
 
结尾抒情表达 
 
难忘乡音风俗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