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题库 >>现代文阅读 >>
梁衡《霍山红岩松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梁衡  上传者:tomacc  日期:21-04-17


(二)阅读下文,完成练习。(13分)
霍山红岩松记
梁 衡
①青松向来为生命力旺盛之标志,岩石则象征意志坚定。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无论诗文、书画,多以松石为题表现坚贞高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名著《红岩》,以其塑造的英雄形象及传达的浩然正气影响了几代人。特别是它的封面,红色背景,一崖突起,青松挺立,永远定格在读者的心中。许多年来我一直感叹着艺术的创造力。但是,当六年前我在山西霍山脚下见到这块红色的岩石和石上的青松时,竟惊得合不上嘴。同行的人也都禁不住大喊:原来红岩松在这里!
②这棵树与小说《红岩》的封面几乎没有差别,在当地也一直被称为红岩松。松下无一把黄土,树根就直接扎在悬崖的石缝里。崖高百丈,通体透红。这是一处进山的路口,群峰让路为壑,水流奔腾成谷,经年的冲刷洗磨竟在谷口切割出这样一座孤峰绝壁,壁上长松。我们在崖下仰望,白云来去,一柱接天,劲松凌空。待爬到半山,才发现这座红色岩崖三面皆空,只留了一条窄窄的石壁与身后的群峰相连,孤岩青松,如天王托塔镇守着霍山之门。四面杂树环合,山风呼啸。我们小心地沿着壁上的小路,摆渡到红岩之顶,顶不平,错石斜出,如船头昂起,仅可容数人。身后万山如海,绿波滚滚,云雾蒸腾。松立船头,松枝招展,如巨帆,如大纛,破浪前行。是时夕阳晚照,清风入袖,以手抚松顿生独立天地、思接千载之豪情。
③霍山,古人封之为镇山。当年大禹治水之后莽荒初定,洪流甫退,遍野狼藉,遂封山为镇,以定天下。据《禹贡》注,霍山时为冀州之镇。历代沿革,皇帝祭东、西、南、北、中五镇之山,霍山为中镇。朱元璋称帝后,又统一钦定五岳、五镇之神共享祭祀。想来无论是从政治还是地理角度,茫茫大地,江河横溢,烽烟滚滚,唯有以名山为镇,方显出统治者的权威。
④霍山又名太岳山。山西多山,为一南北狭长地形。东有太行,西有吕梁,如两道闪电倏然南下,相遇为峰,是为太岳。这三道屏障围成表里河山,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不知演出了多少威武雄壮的活剧。往远处说,最著名的当数李世民从太原起兵问鼎长安。行至霍州,久雨粮尽,李渊决定退军。李世民大呼:“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须臾而至。”李渊父子整军再战,大破隋军,西渡黄河,奠定了大唐基业,史称霍邑之战。
⑤从近处看,抗日战争中太岳山左挽吕梁、右挽太行,巍然抗敌,也是立了大功。1936年,红军东渡黄河过太岳,1937年八路军又在山西建立指挥部,创建抗日根据地。毛泽东运筹帷幄于延安,朱德、彭德怀立马太行,陈赓将军则带领子弟兵与敌鏖战于太岳。山西是全国八年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和敌后抗日的主战场。八年间,我军民的热血洒遍河川,浸透了黄土,染红了山崖。就是这次来探访红岩松,我们也是先去拜谒了山上的烈士墓。这红岩处众山脚下,正当大谷之口,为万川汇注之地,其鲜红的颜色正是烈士的鲜血经千渗百滤后凝染在石上;而守霍山之门的岩上青松,被历史的穿堂风塑造出遒劲的腰身,风雨写就了它满脸的沧桑,洗净了每一根松针。
⑥好一个霍山,好一方红岩,好一株红岩上的青松,自大禹治水,到抗日大功告成,穿越历史的烟雨,矗立于苍茫大地之上。
⑦自从第一次见到红岩松,我就想探究它与小说《红岩》的关系。当地人坚信那书的封面就是参照了这株红岩古松。我回京后即到出版社去打听,但时日太久,已找不到原书的设计档案。之后又辗转托问多人,还是杳无音讯。但这毫不影响红岩松在我心中的魅力,又两次专门带京城的朋友去登山拜松,又托林业医生为它体检治病。我明白,凡天地间的感人之物,总是有一定的道理,何必去追问是人力所为还是浑然天成?
⑧六年后终于写下了这一段文字。
(有删改)
13.文章第①段写“我在山西霍山脚下见到这块红色的岩石和石上的青松时,竟惊得合不上嘴”,“我”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写景状物,请你选择最喜欢的一句加以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④段中,作者说“这三道屏障围成表里河山,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不知演出了多少威武雄壮的活剧”。那么,文中讲述了霍山的哪些英雄故事?请你简要概括出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你结合本文的内容和你对小说《红岩》的了解,谈谈你对《红岩》封面设计含义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13.“我”“竟惊得合不上嘴”是因为“我”没想到:小说《红岩》封面上的画面竟在眼前。(3分)
14.示例:“身后万山如海,绿波滚滚,云雾蒸腾。松立船头,松枝招展,如巨帆,如大纛,破浪前行”,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了霍山群峰连绵、植被繁茂、云雾弥漫和青松傲然挺立、枝叶繁盛的样子,包含着作者对霍山青松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2分)
15.(1)隋朝末年,李渊父子顽强抗敌,最终大破隋军,奠定了大唐基业。(2分)(2)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霍山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血洒霍山的土地。(2分)
16.示例: “红色”象征着革命,(1分)坚硬的岩石、挺立的青松,象征着革命者坚持斗争、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2分) 点拨:抓住《红岩》封面的意象(红色、岩石、青松)的象征意义、《红岩》和本文的主题来理解分析。(意思对即可)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梁衡《铁锅槐》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沙堆里的城隍》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梁衡《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沙堆里的城隍》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沙海一苗树》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作文指导:梁衡《文章五诀》
梁衡《深巷里的老墙》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典”字诀,为文章增光添彩》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题)
梁衡《秋风桐槐说项羽》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看见绿色就想起了你》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红毛线,蓝毛线》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试论作为散文文体家的梁衡》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热炕》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左公柳,西北天际的一抹绿云》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中华版图柏》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冬日香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不如静对一院秋》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一线万物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
梁衡《科学与文学的互补》阅读练习及答案
《草原八月末》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觅渡,觅渡,渡何处?》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梁衡《河套忆》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杏花村访酒》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明月出天山》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题)
梁衡《桃花源在哪里?》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这里有一座古树养老院》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感悟九华》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书与人的随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万鞋墙》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我们为什么要阅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江汉油田中考题)
梁衡《方志敏最后的七个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何处是乡愁》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泰山——人向天的倾诉》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百年震柳》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觅渡,觅渡,渡何处?》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砍的不如旋的圆》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万里长城一红柳》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不能没有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沙枣》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人人皆可为国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丰收岭绿岛》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说经典》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衡《节的联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